新质生产力视野下 推进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4-04-16
作者:
编辑:李妹崇
解洪旺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讲话中重点谈到“新质战斗力”,当两会期间的热词“新质生产力”遇到“新质战斗力”后,很快衍生出“新质公安战斗力”等新说法,其实都是在新质生产力这一大视野下的思想创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重点探讨新视野下如何解放和发展新质国安战斗力。
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源于新视野新驱动全局性定位
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同,早在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增加新质战斗力比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讲话中最早提到“新质战斗力”的内容,随后每年都会在相关会议中提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新质战斗力”与“新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自此由新质战斗力单独表述的阶段,转段进入与新质生产力相结合的新里程,为新质战斗力的建设开启全新大视野,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是擎画出两大要素关系,不仅明确了新质战斗力与新质生产力两者之间是“高效融合、双向拉动”的发展关系,更首次提出了“新兴领域改革”一词,也就是将新质战斗力建设置于新兴领域改革整体布局中,这就从双重意义上构建起新质战斗力建设的重要视野。其次是指明了新质战斗力动力源头是科技创新,从三处重点突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要增强创新自信”、“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最后是明确了新质战斗力建设的全局性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兴领域改革全局指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这进一步指明了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在新兴领域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
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必须遵循新质战斗力思想源泉
发展新质国安战斗力,必须同新质公安战斗力等战线一道,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质战斗力”思想源泉。首先是在整体布局上,同属于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领域的新质国安战斗力要乘势而上,在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的前提下,与新质生产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其次是在发展重点上,新质战斗力建设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点顺序,除海洋、航天领域,还要注重抓好构建网络空间防御体系和智能科技重大项目的有关战略和规划落实。然后是发展驱动方面,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要坚持科技创新的根本源头动力,增强创新自信,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国安战斗力增长极,更要把握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特征,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推动形成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生动局面。最后是在推进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过程中,既要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又要健全完善需求对接等方面制度机制,还要坚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更要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奋力达到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国安战斗力的目标。
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必须坚持全面有序系统性推进
总体国家安全观决定了新质国安战斗力建设必须坚持全面系统性。首先是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更要牢牢坚守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地位和两者“高效融合、双向拉动”的发展关系不动摇,从而把握时代机遇,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动能。其次是要牢牢把握“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的重大部署,深刻认识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为新时代新征程有力维护国家安全指明了前进方向,由此更要牢牢加强新兴领域预置、前沿学科建设、新型人才培养这三个重要增量不动摇。再次是牢牢秉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机制的深度共融方向不动摇,力争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然后是牢牢坚持一手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手段,一手全力推动强化新装备新力量,两手齐抓不动摇,两手都要加快形成实战硬能力,促进新质国安战斗力整体升级。最后是要牢牢把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作者单位:中共七台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