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区 思想破冰驱动转型发展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10-31
作者:
编辑:王菁
本报记者 孟爽
近年来,新兴区以解放思想为引领,围绕“破难题、兴产业、惠民生”主线,将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发展困局的“金钥匙”,锚定转型发展目标稳步前行。
解放思想破桎梏,凝心聚力“抓改革”。新兴区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将理论武装、案例研讨与谋发展议良策贯穿始终,推动思想解放见行见效。深化理论学习强根基。健全理论学习机制,制定学习规则实施细则与年度计划,建立“集中学+自主学+实践学”立体化学习体系,创新推行“初心课堂”等学习载体。今年,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1次,带动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290余次,通过系统学习破除认知局限,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聚焦案例研讨找路径。将正反典型汇编作为学习资料,组织领导干部围绕科技创新、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从典型案例中借鉴经验、寻找思路,破解本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问题。畅通建言献策聚民智。深化新闻发布改革,建立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开设“建言献策”专栏与互动平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围绕民生实事、改革举措等提建议、谈思路,将收集的“金点子”转化为改革举措,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在干部队伍建设领域,以学习先进为思想标杆与行动指引,通过开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活动,引导干部对照先进补短板、强能力,倒逼干部转作风、提效能。全年共有10个集体和个人获国家、省级荣誉。
锚定民生办实事,用心用情“惠民生”。持续开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发展大突破”专项行动,在“万象新兴”公众号开设“有感服务·无感治理”专栏,累计发布各部门、各单位进展成效等各类稿件150余篇,激励起党员干部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聚焦提升服务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基层服务获国家级认可,“有感服务·无感治理”便民举措两次登上国家级媒体,通过“边建设、边开放”的推进方式,组建“银铃先锋护序队”开展文体活动与设施巡查,实现服务落地与长效维护的有机衔接。街道联合人大代表下沉一线征集民意,针对性推进中心广场健身和休闲改造工程,通过高清监控全覆盖筑牢安全防线。改造后,广场成为居民休闲互动的活力空间,相关成效获国家级媒体专题呈现。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总投资2.95亿元的欣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惠及1.3万户居民;燃气管网改造项目一期获资金7253万元,目前已有序启动;7个涉农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涵盖农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管网改造、农田灌溉设施升级及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
聚焦项目强产业,务实笃行“攻难关”。新兴区产业项目建设成效初显,年初以来,中央媒体多次专题刊发新兴区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农业与乡村振兴等多领域的改革成果,全年各级权威媒体累计发稿60余篇。破“项目储备少”难关,建立“思想成果—项目清单—落实台账”闭环机制,围绕“两新”“两重”领域谋划储备项目56个,成功签约鑫宝通选煤等5个产业项目。破“建设推进慢”难关,全力攻坚重点项目,煤炭产业复苏势头强劲,3处煤矿通过复产验收,原煤产量达38.5万吨,预计全年产量将突破110万吨、超过过去五年总和,昌森新型颗粒加工项目进入调试,星途石墨烯、三九药业中药材项目先后启动,总投资达1.2亿元,全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0.5亿元,是上年同期的5倍。破“政策支撑弱”难关,推动煤化工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目录,争取国家资金2.9亿元,较上年增长670%,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