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与医疗协同推进遍开惠民花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11-07
作者:
编辑:李妹崇
本报讯 (侯德鸿)自8月22日我市社会救助与医疗保障协同推进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各医疗机构积极落实试点方案要求,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实施惠民政策、提供全程帮扶等措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市人民医院优化服务提升救助效率。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市人民医院门诊设立“六类人群”独立挂号窗口,方便患者挂号就诊,共减免近8000人次。门诊部为就诊患者提供免费使用轮椅服务约50人次。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六类人群”患者申请上门服务项目约10人次。为特殊人群患者设立办理出入院独立窗口,窗口设立明显标识,入院时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优惠政策,入院时不交押金,出院时交个人承担部分。8月22日至10月30日入院1242人次,医院共垫付1133.41万元,门诊费用审核约5000人次,优化了就医流程,提升了服务便利性与救助效率。
市妇幼保健院全流程帮扶解难题。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市妇幼保健院共接待低保患者74人次,其中门诊18人次,住院56人次,垫付资金213398.01元,使用医疗救助基金6万余元。医院始终秉持先诊疗、后付费的优惠政策,入院时不交押金,出院时支付个人承担部分,切实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9月,特困供养人员李某因脑梗死复发入住市妇幼保健院。在医院全流程帮扶政策下,李某享受了“五优先”服务。院内护理人员全程引导陪伴检查,免收多项费用,内科护士为其免费体检。出院时,经多重结算后启动院内二次救助,减免自付费用50%。病情稳定后,李某在免费康复中心接受训练,恢复肢体功能,出院后还享受上门医疗护理服务且费用优惠50%。这些救助工作让李某重燃了生活希望。10月,低保对象刘某因肢体麻木加重伴咳嗽咳痰住院,孩子远在外地,生活费所剩无几。在市妇幼保健院暖心政策的帮助下,他享受了“五优先”服务,免除了住院押金。入院后,护理人员全程陪伴完成检查,医院兜底机制为其减免了部分自付费用。出院时,刘某仅自付302元。病情稳定后,刘某在医院免费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
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一站式服务、多维度减免、持续性照护的医疗救助模式,切实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怕看病、看不起病的难题。
市中医医院“三免四减”惠民政策显成效。自实施“三免四减”惠民政策以来,市中医医院免除各类困难群众住院押金208例,免除普通门诊挂号费1150人次,免除各类困难群众病历复印费用3445元,提供上门医疗护理等延伸服务8人次。所有住院科室为“六类人群”提供陪护床、行李、轮椅、推车和身份证复印等服务。执行药品集采后,困难群众常用降压药、降糖药等价格平均下降52%,患者单次购药费用减少15至20元,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就医负担。
社会救助与医疗保障协同推进试点工作在政策创新、服务优化、部门协同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市将继续深化试点成果,完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