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激活宝泰隆转型发展“一池春水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3-11-09
作者:
编辑:李妹崇
本报记者王达
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作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和黑龙江省煤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宝泰隆公司成立20年来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现代煤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用强大的生产技术与实力,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篇章。
巍然矗立的冷却水塔、并排而立的板式塔、静候发车的火车头……在宝泰隆公司煤化工厂,经过洗选加工、炼焦,制取甲醇、氢气等,煤炭不仅彻底“改头换面”,延伸出一系列副产品,而且通过发电、供热、再利用,做到了无废气、废渣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
近年来,宝泰隆公司在稳煤固基的同时持续延链强链。走进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工人们在针状焦生产线上忙碌。针状焦作为高端碳材料中的明星,是碳素行业和锂电负极材料行业必需的优质原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功率电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核石墨等领域。
2017年,宝泰隆公司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掌握了针状焦核心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年产5万吨针状焦生产线项目全面达产,使七台河成为全国唯一既有天然石墨资源又有人造石墨加工的地级市。“公司5万吨煤系针状焦生产装置生产的煤系煅前针状焦克容量和煤系煅后针状焦热膨胀系数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生产线全面投产,延伸了煤化工产业链,为公司发展石墨负极材料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陈良佳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接续产业“双轮”驱动,稳链强链、补链延链,本土企业宝泰隆就是典型代表。宝泰隆公司通过发力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发掘新动能、新空间,通过低碳转型,让“乌矿”变成“绿金”。
走进龙江万锂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锂电负极材料加工车间,伴着隆隆的机器声,磨粉、包覆、石墨化等工序有序运行,生产储备客户订单产品,并源源不断地发往厦门外仓。
宝泰隆集团的参股单位万锂泰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引领我省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天然+人造”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发展。目前,万锂泰公司已建成2.5万吨负极一体化生产线,进一步释放产能,提高净利润值和行业竞争力。
氢能产业布局是宝泰隆实现低碳化转型的另一大举措。宝泰隆公司厂区里,硕大的氢提纯装置气派十足,从这里源源不断产生的高纯度氢气,成为七台河市加氢加油充电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必不可少的“血液”。目前,宝泰隆公司已与中石油、中石化、七台河城投签署氢能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制、储、运、加、用”氢能产业生态圈建设,逐步构建以七台河为基础、辐射周边的“一圈一带”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突破新科技,引领新能源。宝泰隆公司正加快以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为主线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来到宝泰隆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员工们正在加紧研制石墨烯导热膜。2012年,公司解决了石墨烯原材料制备技术难题,形成了层数可控的技术工艺;2015年,开工建设了100吨石墨烯生产线,率先实现石墨烯材料的百吨量产,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018年,产品通过全球首批国际石墨烯材料认证中心认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目前,公司依托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石墨烯应用产品上游的优质原材料稳定供应商。
二十载春华秋实,二十载砥砺奋进。2003年,创始人焦云应七台河市委市政府邀请,返回家乡创建了宝泰隆公司。二十年来,宝泰隆在倭肯河沿岸的滩涂地上,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单一的焦化厂,发展成为以能源化工和新材料为核心主业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现已跻身于全国化工企业500强、黑龙江省企业50强,被国家工信部、国家财政部授予“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授予“国家级煤化工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公司业务覆盖煤化工、煤基清洁能源、高端碳材料、石墨烯新材料、氢气燃料、城市公共服务六大领域,旗下拥有10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3家科研机构和24个生产厂。
“我将带领宝泰隆继续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发展指引,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能源安全’为使命担当,不断向缔造‘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供应商’的目标努力奋进。”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