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政

七台河:奋楫争先开新局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08-13

作者:

编辑:何牧

马丽丽

在黑龙江大地,一座城市正涌动着发展热潮。七台河冰雪经济产业园研创中心项目现场,塔吊挥臂运送建材;勃利县蓝靛果种植基地,农户忙碌采摘果实;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办事员手持“一证通办”回执露出笑容……从地下千米的矿井到万亩良田,从火热的项目工地到便民服务一线,这座曾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的城市,正以一组亮眼的经济数据,勾勒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5%,居全省首位;规上工业、农林牧渔业增速全省第一……

亮眼答卷的背后,是七台河全市上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凝聚起“一座城、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赢”的强大合力,在转型攻坚中书写奋斗故事。这里既有市委班子“抓思想士气、抓环境治理、抓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远见,也有基层一线勇闯敢拼、力争一流的劲头,更有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协同作战——七台河城市突围,正在黑土地上蹚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崭新路径。

攻坚突破 在“稳”与“进”中破题

“煤城要转型,首先得稳住‘基本盘’。”这句看似朴素的话,被写进每一次现场办公的便笺、每一次深夜调度的会议纪要。上半年,全市改扩建矿井开工31家,原煤产量达341.5万吨,同比增长36.1%——稳住煤炭产能的同时,一场“旱时造舟、涝时造车”的逆向思维实践同步推进,为明天“井喷式”增长积蓄势能,推动“黑色经济”向“绿色价值”跃升。

宝泰隆新材料产业园内,蹲点调研组一扎就是半个月,为企业协调续贷近30亿元,解了煤焦企业的“燃眉之急”。“助企专班”还请来技术专家现场指导绿氢项目。这种“稳住规模—提升价值—绿色发展”的三步走策略,让煤炭产业在“保供”与“转型”间找到了精妙平衡。

非煤产业同样跑出“加速度”。联顺生物医药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三条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轰鸣。“多亏了‘千企技改’政策,新上的设备让产值同比增长102.1%。”笑意写在每一页财务报表上。

农业领域的突破同样令人振奋。勃利县的蓝靛果种植基地里,农户们将刚采摘的果实装箱:“去年还是零散种植,今年深化‘垦地合作’,连片开发124.6万亩基地,同比新增40.1万亩。蓝靛果、红松籽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这些“山珍”深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卖到北上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特色种植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文旅融合擦亮城市品牌。农投啤酒节、四新村芝樱花节、勃利美食文化节等特色文旅活动火遍全网;国外团队游实现常态化,更多游客畅游七台河、品味七台河。上半年接待旅游人数51.2万人,旅游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9.1%。

靶向发力 攥指成拳点燃发展引擎

“招商是‘一把手’工程,我先上!”市领导带队招商,用诚意敲开企业大门,最终签下星途100万米石墨烯导热膜项目。市领导带着招商团队跑在一线,磨破嘴皮讲政策、算成本,才让企业下决心落户。项目建成后,将填补石墨烯应用产业的空白。

这种“一把手”抓招商的劲头,在七台河已成常态。全市创新推出“四个一”招商策略:“一把手”谈项目,直接定事提效率;“一流人才”盯跟进,专业团队解难题;“一盘棋”促落地,全市资源统筹用;“一本账”防风险,算好经济社会综合账。上半年,全市10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完成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35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达72%,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前列。

全市8大经济板块攥指成拳,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努力把优势做成亮点,把亮点做成精品。在经济发展一线,驻企干部的日记写得密密麻麻:“周一帮助企业办环评,周三协调用工,周五对接物流……”这种“贴身服务”让企业竖起大拇指:“以前办手续要跑断腿,现在驻点办公,一周就搞定!”全市深入开展“暖园、清园、满园”行动,园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完成36户园区停产企业项目清查,盘活9户,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冰雪经济再升级。持续推进“体教融合”,全力打造“七台河模式”升级版。全市十二年一贯制短道速滑体育学校招生火热进行中,多场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赛事在七台河举办,已经吸引更多国内外运动队来此转训集训,打造自主赛事经济品牌。

民生领域,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幸福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海天片区棚改工地,包联干部盯进度、盯质量,助力项目复工复产,尽最大努力让居民早日住进新居。医保参保超额完成、“特需门诊”请来16名省内专家、高考本科入段率71.6%实现“清北双收”……20件民生实事79项任务超时序推进,13项提前完成,用行动兑现“让群众有感”的承诺。

作风之变 思想解放激活奋进动能

年初,市委发出“坚定信心、争先晋位、对上争取、真抓实干、人人贡献、选贤任能”的24字动员令。思路一变天地宽,在“奥运冠军之城”掀起作风革命,以作风之变赋能高质量发展。

市级领导带头“啃硬骨头”。牵头破解宝泰隆等煤焦企业融资难题,协调续贷近30亿元;帮助联顺生物医药公司争取补贴资金1938万元,帮助一通管业等企业盘活资源……“拼的意识、抢的状态”,让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思想的转变,成为煤城突围的“核心密码”。为盘活停产企业,发改部门长期蹲点,梳理出“一企一策”帮扶清单。这种“以上率下”的担当,让干部队伍焕发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

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同样令人称道。一场以“有感服务·无感治理”为核心理念的治理变革,正悄然重塑城市肌理: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巧妙解决“停车难”;推行人性化执法,商户们主动整改占道经营;新建路灯、充电桩、转角公园、绿地,让城市更宜居。“现在走在街头,环境整洁了,办事方便了,心里暖暖的!”市民们满意的心里话,道出了城市“人情味”的升温。

在勃利县,创新推出“志愿者积分制”,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在桃山区,“暖蜂驿站”为快递员和外卖骑手提供便捷服务;在茄子河区,“党员进社区”活动让机关干部变身小区“管家”……这种“众人拾柴”的合力,让社会治理从“政府独唱”变为“全民合唱”。

乘势而上 凝心聚力再赴新征程

“下半年的战鼓已经擂响,等不起、慢不得!”在全市半年工作总结推进会议上,动员令掷地有声。全市上下正以“三抓”行动破题:抓存量,“一企一策”帮扶36户停产、48户减产企业;抓增量,在生物经济、冰雪经济等领域布局新赛道;抓变量,争取“两新”国债项目数量、资金额度分列全省前列,为未来蓄势。

在七台河,围绕“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谋划一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项目。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环境账、民生账。从“煤城”到“绿城”,从“单一”到“多元”,七台河的转型之路,是干部群众用汗水铺就的奋斗之路。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长路浩荡,壮志凌云。站在年中节点,全市上下正以“不获全胜不收兵”的斗志,锚定“年底打赢翻身仗”的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继续冲刺。这片黑土地,正在续写奋进荣光,一个更具活力、欣欣向荣的七台河,正破茧成蝶,向未来进发,以磅礴之势奋力书写全面振兴的时代注脚!

(转自新华社客户端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