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尽责护资源 砥砺前行谱新篇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11-05
作者:
编辑:李妹崇
本报记者 杨崴
“十四五”期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自然资源管理职责使命,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耕地资源保护、矿产资源保障、规划用地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累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超10亿元,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近200公顷,核发规划许可600余件,盘活存量土地122公顷,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自然资源领域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要素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
推进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自2019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实施4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子项目,总投资10.76亿元,主要对我市采煤塌陷地、棚改搬迁废弃地、废弃煤矿工业广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部分湿地等生态环境损毁严重区域进行修复治理。累计完成修复治理区465处,其中完成搬迁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矸石山137处,治理废弃煤矿工业广场76处,恢复治理棚改搬迁废弃地129处,治理历史遗留裸露山体、取土坑等85处,修复湿地及其他废弃地38处。完成修复治理面积2722.87公顷,其中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面积1949.58公顷,修复湿地700公顷,修复其他园地等73.29公顷;累计完成植树、植草面积1661.5公顷,共栽植乔灌木854.78万株。
大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系统治理。2022年,根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工作的统一安排,制定了《七台河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行动计划(2022-2030年)》,预计到2030年,将在全市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图斑653公顷。2022-2024年度,通过不断破解项目工程周期长、资金拨付困难、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各类难题,强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工作,全市累计应完成181公顷的治理任务,实际验收修复治理图斑122处,完成修复治理面积195.67公顷,超额完成逐年度修复任务。2025年度,我市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目标为83公顷,项目正有序推进,修复进展达序时进度。
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编制工作,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占补平衡制度。“十四五”期间完成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国家下达我市耕地保有量424.75万亩,2024年国土变更调查第一次上报数据中现状耕427.9346万亩,顺利通过“十四五”期间各年度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2021年至今,依法批准建设用地61宗,占用耕地面积276.5329公顷,落实补充耕地面积276.5329公顷。
高效办理规划许可,服务重点项目落地。“十四五”期间,累计办理各类规划许可手续600余件,高效服务省市重点项目落地。为黑龙江鑫宝通选煤有限公司选煤项目、江河融合绿色智造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黑龙江联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等10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办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同时,完成宝泰隆悦山湖项目、七号公馆小区、金水湾小区、新零售小镇项目、德政小区二期和三期等多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核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