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信村“土地抱团”村民幸福翻倍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11-25
作者:
编辑:王菁
本报记者 侯玉奇 王朝
“当甩手掌柜还能领钱”“看得见、摸得着,这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感来源”……11月19日,勃利县青山乡勃信村暖意胜过初冬的寒凉,村委会大院里,村民们一边排着长队一边热烈讨论,脸上都挂着藏不住的笑意——当天,村里的土地分红款集中发放,66.8万元真金白银逐一送到村民手中,让这个偏远小村充满了幸福的喧闹。
“这钱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比啥都踏实。”刚领到分红款的村民李富松数着手中的现金,语气里满是欢喜。他告诉记者,如今家里的土地交给村集体统一打理,不仅省心省力,收益还比以前零散种植时提高很多,“这真是‘向土地要红利’的好路子。”
村民的“钱袋子”能鼓起来,源于勃信村一场实打实的“土地革命”。勃信村龙头屯有750亩旱田,多年来一直存在地块分散、土壤贫瘠的问题。“地块碎得像‘补丁’,种的时候费劲,收的时候产量上不去,忙活一年也剩不下多少钱。”从事农耕多年的“老把式”们曾一度为此犯难。
难题如何破解?村“两委”和村民反复商讨,最终拿出了“集体抱团”的解决方案,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将这750亩分散土地集中流转,统一规划种植。合作社采用科学的大垄密植模式,并定下明确的收益分配规则——每公顷土地保底收益1万元,超出保底的增收部分,村民分得80%,村集体留存20%用于后续发展。
方案一公布,就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我家旱田就几亩地,自己种不划算,交给合作社太省心了。”村民王守龙算起了增收账,土地流转后他专心打理水田,农闲时还能到合作社帮忙播籽、打药,额外又多一份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在42户村民的支持下,750亩土地顺利完成流转,开启了规模化种植的新模式。
从春种时的统一选种、整地,到夏管中的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再到秋收时的机械作业、颗粒归仓,合作社全程精细化管理让昔日的“薄田”变“良田”。科学种植带来了丰产增收,最终实现每公顷土地分红达14300元,不仅村民拿到了实惠,村集体也增收50205元。
“集中连片种植的优势很明显,农资、农药、种子直接从厂家进货,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勃信村党总支书记张友国介绍,这种模式不仅让村民受益,还带动了村里脱贫户额外增收。“明年,计划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把土地资源盘活,把村民力量凝聚起来,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打牢基础。”
一张分红表,见证一条致富路。从过去的单打独斗、靠天吃饭,到如今的“抱团发展、坐享分红”,勃信村的实践给出了乡村共富的生动答案。如今的勃信村,田成方、路相通、粮满仓,一幅集体有收益、村民得实惠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黑土地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