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政

厚植创新沃土 锻造发展引擎

​ ——“十四五”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稳步推进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11-26

作者:

编辑:王菁


本报记者 刘雪莹

“十四五”期间,市科技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科技创新浪潮奔涌不息,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正为我市锻造强劲发展引擎。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20年的0.48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0.9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从0.24%提高到0.39%。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67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0.18件。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持续推进。面向企业、平台、研发机构等征集技术需求120项,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23个,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上级支持资金0.45亿元。科技型企业与哈工大、哈工程、省农科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构建具有七台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黑龙江省科技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积极进展。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宣传力度,推送省内外高校院所重点科技成果、全市自主研发3000余项科技成果。编制2022-2025年度科技成果项目选编32项及2022-2025年度市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33项。稳步推进技术合同登记工作,累计登记技术合同344项,成交总额8.24亿元。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30个。组织16个项目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立项支持。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举办“汇智龙江”等系列科技成果对接会14场,对接促成合作40余项,导热膜定向应用的氧化石墨烯生产线、人造石墨前驱体高效制备技术等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科技型企业培育质效不断提高。实施两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筛选储备、培训辅导、奖励补助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企业快速增长,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及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达到14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科技型企业24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比重17%。累计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5户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由2021年的26户增长至2024年的55户。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逐步健全。新增获批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16家。农投食品建设的黑龙江农投冻干食品加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实现全市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零的突破”。同时,组建煤矸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七台河—江门联合产业科技孵化中心,并成功获批国家石墨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和国家火炬七台河石墨及石墨烯特色产业基地各1个。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七台河市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加快引进、培养、使用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完成两届科技创新领域“新时代七台河英才评选”,认定科技创新领域省D类高层次人才9人。深化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组织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进校园、科普进军营、全市青少年科学信息素养展示系列科普活动32次,受益群众8000余人。参加黑龙江省科普讲解大赛、黑龙江省科学实验展演大赛、“礼赞科学家·建功新龙江”弘扬科学家精神展演等活动9次,获得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4人次、优秀组织奖8次。开展各类科普研学活动20期,2000余人参加,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创新培养机制,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善科技进步与创新政策环境,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激励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畅通科技金融渠道,与中国人民银行七台河市分行和多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科e融”明白码,实现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共享,精准匹配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