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投集团高质量推进农业“大基地”建设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4-03-26
作者:
编辑:李妹崇
市农投农业集团利用机械化手段进行田间管理。(资料片)
本报记者侯玉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市农投农业集团以建设农产品经营平台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创新思维为抓手,多角度、多层次推进农业“大基地”建设。
高水平保护,建设生态农业基地
以秸秆利用为重点,管控大气污染,2023年,农投集团域内机械还田面积19.58万亩,深松0.15万亩,离田面积0.9万亩,秸秆还田率60%以上,综合利用率91%。农投集团以责任落实为抓手,管控土壤污染,将黑土地保护与“田长制”工作有机结合,细化三级监管网格,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筑牢黑土地保护屏障。以回收处置为途径,管控废弃物污染,落实“三减”政策,依托9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废旧农膜回收暂存点,全年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5.76吨。
高标准推进,建设绿色农业基地
农投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摸准土地数量,提升土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展土地清查,重新核实耕地面积24.18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基础农业。坚持绿色生产,严格农药投入品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增施有机肥,成功申报2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23年建设2.06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达到13.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9%。
高效益提升,建设数字农业基地
市农投集团加强与东北农大、黑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种业种植、农机制造等领域产学研用、融汇贯通。坚持数据助力农业发展,与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建设“七台河市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云平台”,收集农业数据,为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提供服务。安装14台北斗导航自动驾驶中端系统,配置使用5台无人机智能装备,实现播种、施肥、施药精准作业。
高质量发展,建设规模农业基地
打造农业规模化种植基地,调整原有土地发展模式,由单一土地租赁向土地规模化经营转变。深入域外开展土地流转工作,2023年流转土地1万余亩,当年实现粮食销售超过1500万元。打造改革创新种植基地,大力推进“垦地合作”,以“集团+农垦+县区+乡镇”方式,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流转,年内力争达到4万亩。稳步实施生产资料统购、农机具统用、粮食优先收购和销售渠道共享,为建设农业“大基地”奠定坚实基础。打造绿色农业种植基地,在原有59栋棚室生产基础上,探索智慧棚室和立体栽培技术,打造规模化、现代化、数字化绿色果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