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乡:垦地合作粮满仓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10-15
作者:
编辑:李妹崇

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上阵

运粮车紧随其后默契配合,确保玉米颗粒归仓
本报记者 黄晓慧
金秋十月,正是北国大地丰收的好时节。国庆假期,勃利县永恒乡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的玉米收割也到了最忙碌的时候,田间地头农机轰鸣,一幅“粮满仓、人欢畅”的秋日丰收图已经徐徐展开。
“70垧地1000吨的玉米一天就能收割完,之前需要两到三天才能收割完,如今真是科技赋予了农民底气。”合作社理事长单庆东望着满车玉米,笑容满溢。在永恒乡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的田间地头,多台现代化联合收割机与运粮车默契配合,将饱满金黄的玉米粒颗粒归仓。被粉碎的秸秆则变身为“绿肥”还田,实现收割与护田双向发力。
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2万亩玉米、5万亩大豆。通过垦地合作的“技能赋能”,大垄密植、“三五”早播技术、“五段”营养管理法等技术,强化了农作物抗灾能力;综合气象信息、土壤墒情、叶龄诊断技术及土壤检测数据,结合作物生长周期特性,为每一块农田量身定制“一地一策”追肥方案,让农作物丰产有了底气。今年,合作社又试用了新技术“旱田深施肥”,起垄时将化肥深播到地表的20公分以下,然后播种,让根系吸收营养更快,长势更结实,在遇到大风天气时不出现倒伏。
“科技兴农”带来的踏实与安心,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成就了如今的增产丰收。经过测产,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种植每垧增产1000斤、增收近千元。全部地块预计收获玉米15000吨,经济收益500万元左右。
粮食丰产,百姓丰收,不仅筑牢了县域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让农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愈发充足。这一成果的背后,得益于永恒乡垦地合作的深入推进。今年,全乡垦地合作全环节合作5.9万亩,单环节合作8.38万亩,拥有万亩示范区2处,有千亩示范区1处。通过与北大荒集团依兰农场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农垦+合作社+农户”的恒山模式,整合零散耕地,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为小农户提供“代耕代种、代防代收”服务。在技术创新方面,引入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大马力农用机械作业,加之选用优质种植品种,最终实现绿色高产。
永恒乡将深化机制模式创新,扩大全程托管覆盖范围,打造更多千亩、万亩级示范片区,持续推广“8050”大垄密植、“四精两管”栽培等增产技术,深化“春潮秋闹”“适时早播”等创新模式,推动“吨粮田”规模化复制。以现有仓储、烘干设施为基础,完善产、加、储、销全链条建设,推动合作从种植环节向粮食加工、仓储物流等下游环节拓展,提升产业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