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经济跃升产业兴 实干利民幸福长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08-11
作者:
编辑:何牧
本报记者 郑祺
“十四五”期间,勃利县以县域经济突破发展为核心,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强产业,驰而不息抓改革、惠民生、保安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底的48.97亿元增长至2024年底的61.9亿元,净增12.93亿元,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4亿元,年均增长19%;实际利用内资完成123.9亿元,年均增长45%;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从“零”到1150万美元的跨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1478元、14749元增长至25846元、18865元。县域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态势,2022年综合排名跃升至全省第21位。
优势产业竞相发展。坚定不移围绕“六大产业”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煤化工产业向链集聚,4处30万吨升级改造矿井加快建设,亿达信、鲁龙等涉煤企业累计纳税4.9亿元,投资28亿元的勃盛18·30项目投产。新能源产业向强迈进,北京天润45万千瓦风电项目投产,中能建30万千瓦风电项目加快推进,投资68亿元的九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地。畜牧产业向精发展,全省唯一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功,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沈阳禾丰公司联姻大森林公司,畜牧业产值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8%。农机装备产业向智提级,勃农免耕播种机智能制造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勃锦悍马电气吸式免耕精量播种机入选全省重点新产品,农机装备制造业产值达8亿元,年均增长27%。生物经济产业向新前行,万寿菊、食用菌等产业逐步壮大,中草药在田面积21.5万亩,勃利蓝靛果、红松籽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京普惠人工心脏瓣膜加工项目落地。现代服务产业向优拓能,乌斯浑河国家森林公园晋级为全市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元明寒地中草药小镇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勃利黑陶”等非遗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乡村振兴步履坚实。粮食生产连夺丰收,粮食产量保持在10亿斤以上,荣获“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特色农业扩量增效,28款农产品纳入“东北老勃”,15款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4款农产品纳入“黑土优品”。乡村经济持续向好,创新开展乡村经济“擂台赛”,“一村一品”村发展到83个,124个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脱贫成果有力巩固,创新开展亲情式帮扶,创新数据采集“一二三”工作法入选全国典型做法,首创“三化三收”庭院经济模式在全省推广。
改革创新蹄疾步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材料精简、流程精练、时限精准”标准,在全省率先推出“一张身份证办退休”“交地即交证”等模式,政务服务事项整体办理时限压缩近50%。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全面完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质运行,全省首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助企服务持续细化,冷链物流园等8家停产企业(项目)盘活,规上工业企业由20家增加至32家,亿达信入选2023年黑龙江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14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1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群众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673个,新建公园广场8处、面积10万平方米,南岳山城回迁安置居民4530户,城镇东渠投入使用,改造农村公路157公里,城镇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完工,结束8.15万城镇居民百年来饮用地下水历史。民生保障进一步增强,就业创业政策精准落实,维修改造学校31所,南岳山城一期幼儿园获评省级一类园,4所学校纳入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建成“三层五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级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中医康复中心、托育中心项目加快建设,132个村级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10家乡镇卫生院纳入全省医保助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