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以“三零服务”书写民生答卷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08-12
作者:
编辑:何牧
本报记者 陈玥光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以钉钉子精神,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精准服务零距离、智慧服务零延迟、温情服务零缺位”的民生服务体系,推动民政工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转型,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精准服务“零距离” 织密养老服务“幸福网”
为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市民政局着力打造贴心养老服务环境,实现精准服务“零距离”。市民政局依托1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8个“助老餐厅”,打造“15分钟助老生活圈”,创新推行“一人一画像、一人一档案”个性化服务模式,为居家老年人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针对居家老年人需求,定制涵盖生活照护、健康管理等6大类服务的专属方案,通过每月定期巡视探访,累计探访量6000余人次、上门服务5.4万次,惠及1800名老人,实现“服务在身边,守护无负担”。
“过去找服务要跑多个地方,现在下楼就能吃饭、看病,还有专人定期上门,心里踏实多了。”家住桃山区的杜秀成老人感慨道。这一模式不仅破解了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更以“零距离”服务彰显作风建设实效。
智慧服务“零延迟” 打造养老监管“智慧脑”
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以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市民政局借助现代智能信息技术,搭建全国领先的六位一体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智慧服务“零延迟”,赋能养老服务全流程智慧监管。整合民政部门、服务商、养老机构等资源,形成覆盖区县、街道、社区的三级监管网络。通过平台实时调度,为907户老年人完成适老化改造,建设养老床位900张,重点满足居家照料、康复护理等需求,让老人居住更安心、服务更贴心,科技的力量让养老服务焕发出新活力。
温情服务“零缺位” 殡葬改革惠及“身后事”
在殡葬服务领域,市民政局坚持温情服务“零缺位”,积极构建殡葬惠民新机制。依托在全省率先研发的全流程智慧殡葬系统,该系统集预约受理、殡仪服务、在线商城、公墓管理、结算缴费等业务于一体,实现了殡葬服务的公开透明。
目前,已有3700户丧属通过微信小程序自主选择服务,彻底告别了过去“被推荐”的消费模式。同时,市民政局持续加大殡葬惠民政策力度,落实《七台河市区减免殡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使我市群众治丧平均花费由2024年的483.6元降至286元,已为1105名群众减免治丧费用59.47万元,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的丧葬负担,真正把“身后事”办成了“暖心事”。
从养老服务的“贴心网”到智慧监管的“智慧脑”,再到殡葬改革的“暖心路”,市民政局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抓铁有痕的力度,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为新时代民生工作树立标杆典范。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三零服务”品牌建设,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干实绩交出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