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 > 冬奥冠军之乡

孙琳琳 冠军路上的福星

来源:    2022-02-18

作者:

编辑:李妹崇

孙琳琳回到家乡冰场,与短道速滑队员交流互动。

□ 文/图本报记者秦存广

孙琳琳上小学时就是学校800米、1000米、1500米项目的主力选手,这方面一定是得到妈妈的遗传,她的妈妈上学时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孙琳琳从小积极阳光,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和委屈,都能微笑面对。她宠辱不惊,性格沉稳,冰场上摸爬滚打20年,身上几乎没留什么伤疤,这在短道速滑运动员中是罕见的。孙琳琳的独特品质让她的运动生涯一路洒满阳光,并最终帮助她和队友拿到一枚宝贵的冬奥接力赛金牌。

苦中作乐的童年

孙琳琳9岁时被市体育局短道速滑教练赵小兵选中。她家离上冰的地方有10里路,她每天凌晨4点多就得从家出发,走到冰场后先帮教练浇一会儿冰,训练的时候滑20多分钟就要进屋烤一会儿火炉子。东北的天气实在太冷了。

1998年,孙琳琳进入孟庆余教练的驻哈尔滨重点班。有一段时间,她和队友住在一栋因拆迁而空出的楼房里。东北的冬天屋里没有暖气是不可想象的,孟庆余想办法弄了一个炉子,但一生火就冒烟,队员们索性不去用它。大家把床俩俩并在一起,三四个人挤在一起,再多盖几层被子。

有一次,不知是谁忘记了关水龙头,等有人发现时水都快没脚脖了。大家怕教练发现挨批评,急忙往外淘水。淘尽水的屋地湿漉漉的,大家感觉更冷了,有人找来干柴端来煤,生起炉子让屋地干得快一些。紧张的淘水让大家很疲乏,不知不觉都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队员们被孟庆余大喊声惊醒,有人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被教练抱到外面。大家缓过神时才发现屋里面充满了煤烟,幸运的是那一次大家都没什么事。

后来,他们又搬到一处地下室,因为长年阴暗潮湿,有的队员身上长了疥疮。前来探望的家长看到这一幕,有人就把自己孩子领了回去。多年以后,孙琳琳和队友还这样开玩笑:“得感谢我们的家长那时候没怎么去队里看我们,要不然我们可能也被领回家了。”在他们的记忆里,当时的条件虽然很艰苦,但自由玩耍和滑冰的快乐是最难忘的。

直达国家队

2001年,孙琳琳开始考黑龙江省冰雪分校。刚在马延君教练组试训半年多,新一届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成立,孙琳琳通过了相关测试,开始到省队试训。不久后,孙琳琳又被送到短道速滑国家青年队集训。一个月后举行测试赛,录取了16名队员,孙琳琳名列其中。

2002年8月,孙琳琳跟随国家青年队来到北京,第二天,国家队助教苏晓华直接把她带到国家短道速滑队。

刚进国家队,每天面对杨扬、李佳军、王春露这些心中偶像,孙琳琳很紧张。当时队里每天训练8个小时,一天当中除了训练、洗澡就是磨冰刀。大家对这个最小的妹妹很照顾。记得一次去日本交流训练,大杨姐特意给了一些日元让她买好吃的,这让她心里很温暖,一辈子都忘不掉。有的队员和她开玩笑:“别人家15岁的孩子还在天天玩儿呐,你看看你,整天和我们混在一起。”

随着年龄增长,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大,身上的压力与日俱增。孙琳琳一直比较乐观,生活和训练上遇到再大难题,她都能微笑面对。教练李琰曾当着其他队员的面夸孙琳琳:“你们应该向琳琳学习呀,不管训练多累,她都能积极看待,在冰上愁眉苦脸就能不累吗?有个乐观的态度才能战胜困难。”

冠军团队的压舱石

2010年1月20日,距温哥华冬奥会开幕还有20多天,队友刘秋宏在训练中意外受伤,最终确定孙琳琳将随队出征温哥华。责任感让孙琳琳倍觉肩上担子沉重。那段时间,她除了每天上午参加全队的集体训练外,下午还要和队友张会再加一场冰,专注的训练让孙琳琳忘记了时间。

温哥华冬奥会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进行得异常激烈,中国队和老对手韩国队交替领先,韩国队两次超越中国队,都被中国队反超。在比赛进行到倒数第五圈时,韩国队员在内道超越时故意干扰孙琳琳,右手出现推搡动作,这导致孙琳琳的冰刀踩到韩国队员冰刀上险些摔出。在这最关键时刻,孙琳琳沉着冷静,不但竭力稳住重心没有摔倒,还顶住了韩国队员的技术犯规压力没有改变自己的滑行路线。这两个因素成为韩国队被裁判取消成绩的关键依据。中国队最终打破了韩国在此项目上四届冬奥会的金牌垄断,赢得了中国代表团冬奥史上首枚团体金牌。在这场角逐中,孙琳琳沉着稳健的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难忘冰雪情

体育是公平的,也是残酷的,孙琳琳在多年的训练和赛场拼杀中与短道速滑项目及教练队友结下了深厚感情。

退役之初,孙琳琳曾想过这辈子再也不碰冰了,这些年她太累了。当到美国读书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想念冰场,身不由己地踏上异国冰面。她常在业余时间到当地冰馆滑冰,并义务为当地孩子指导技术。后来,她被美国青年短道速滑队聘为教练。2018年,孙琳琳作为美国国家短道速滑队助理教练参加了平昌冬奥会,比赛结束后,她被美国滑联聘为短道速滑项目主管。2019年,孙琳琳受国内邀请,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

孙琳琳每一次站到冰场上,都发现只有这块冰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冰场上磨炼出的意志品质和教练队友们的特殊友谊,都是她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