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区:厚植民生福祉 擦亮幸福底色
来源:七台河日报 2025-08-05
作者:
编辑:何牧
市民在万宝音乐创意部落享受闲暇时光。
本报记者 王达
近年来,桃山区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实现“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到“老有乐养”,“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回眸过去五年,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勾勒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实景画卷。
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统筹谋划、高位推动,积极推动“桃山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环境整治行动,从2022年的“百日会战”到2025年的“三百行动”,不断打造城区建设亮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疏通管理堵点、攻克环境整治难点。打造转角公园的网红传音话筒、跷跷板等无动力游乐设施,为市民增添更多环境优美的休闲区域。积极克服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等难题,为城镇老旧小区提供防水、外墙保温、门窗更换、下水管网改造、道路硬化、停车位增设及更换燃气老旧管网等,让居民住得舒心、放心。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片区206栋老旧楼改造,惠及居民10495户。同时,对历史遗留的青园道口、转角公园、文创路等地8户居民进行妥善安置,南岸花园一期棚改房源全部清零。
出行条件更加便利。近年来,桃山区聚焦群众出行难题,投资570万元,实施安庆路全程1.5公里、幸福路1.45公里道路改造升级工程。投资350万元,彻底解决金厦佳园小区道路破损、路灯亮化等问题。升级安康路、文武巷、月光巷、吉泰巷等城市巷路,铺设沥青路面1万余平方米、步道板3300平方米、路缘石2250米。修复七桦路、风华街等路面破损点位164个,新建安庆路、良种场村边沟3100余延米。积极与辖区企事业单位沟通,协调35家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停车资源,错时提供停车位1556个,施划停车位3650个,中心区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养老服务更加优质。桃山区积极对上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近千万元,建设桃西、桃东、桃北三个超千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区实现六街一镇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为辖区老人提供更优质、更舒心的“八助一代一照料”养老服务,打造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引进祥和康养中心,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体验。安康社区等7个助老餐厅投入运营,解决空巢、独居、高龄老人的吃饭难题。
教育教学更有特色。紧紧抓住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优势,筹划建设集教学、训练、医务科研、住校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短道速滑体育学校,设立小学部、初中部、中专部,构建“1+1+N”课程设置框架和“2+2+N”复合型团队保障体系,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师资队伍结构。采用“吃住学训”一体化专项培养模式,建立“特色校-基础班-冠军班-省队-国家队”的输送链条,实现“学训一体、文体双修”,为冰雪运动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群众办事更加方便。2023年,桃山区投入40万元打造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健全完善“四零”服务承诺、“十不准”“好差评”等11项工作制度,规范政务服务标准,叫响“办事不找人”品牌,真正实现民生事项“只进一扇门”的目标。2022年至今,累计接待15万人次,办件量6.7万件,人民群众的办事体验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民生底线更加牢固。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交流,为辖区低保户、特困供养、高龄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零距离”服务。结合困难对象及共同生活成员的家庭经济状况,帮助其申请低保救助,实现从“依申请救助”转变为“主动发现救助”,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2022年以来,发放城乡低保资金9029.47万元,城乡特困供养资金608.41万元,临时救助资金234.3万元,资助9名孤儿、1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利金110.91万元。